“有了生態護林員這份工作,加上平時務工的一些收入,我離脫貧不遠了。”10月29日,在西林縣八達鎮那卡村,正準備出門巡山的貧困戶楊正良說,現在的日子過得既充實又開心。
近年來,該縣結合脫貧攻堅、鄉村振興等工作,通過強化組織領導、崗位設置、監督管理等舉措,開發保潔員、生態護林員、道路簡易維護員、水利維護員、留守老人兒童巡查員5個鄉村扶貧公益性崗位,幫助一批貧困戶提高家庭收入,實現就近就地就業。去年以來,該縣共開發鄉村扶貧公益性崗位619個,進一步推進“造血”式精準扶貧。
在崗位管理方面,該縣制定選人用人、崗前培訓、補貼發放、人員解聘等系列程序及考核制度,按照“誰用人,誰管理”的原則,建立“村級用人-鄉鎮管理-縣級(人社、財政、扶貧)監督”三級管理模式,明確各崗位的工作職責,切實發揮鄉村扶貧公益性崗位服務基層、服務群眾、服務農村的作用。
該縣實行崗位動態監督機制,及時將相關人員信息錄入就業信息系統,形成實名服務、有序監管的工作機制。該縣人社、扶貧等部門隨機開展工作督查,對虛報冒領、空崗、掛崗、弄虛作假、冒名頂替等騙取崗位補貼的行為,除追回所有資金外,還將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嚴肅處理。